根据我国目前有机生产基地的现状可知 ,在基地建设方面,强调原则性多、而追求科学性少,多数基地生产单一,即使有不同的生产单元与作物品种,但相互之间缺乏必要 的联系,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。在经济效益方面,对产品****过分依赖,一旦没有获得较好的****,则效益普遍不高,从而影响 生产者的积极性。而且,对原则性的强调与理解,大多数人也是被动地严守,而非本质上的理解,以至于对有机农业始终没有正确的 认识,始终停留在不用农药与化肥的界面上,并且经常抱着怀疑甚至恐惧的心理看待有机农业。基于此,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原则性 与科学性稍作解释。
有机农业认证标准的制定来自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:
①有机生产主要通过系统 自身力量(如种植绿肥,充分利用土壤本身蕴藏的养分等)获得土壤肥力。 ②建立尽可能完整的营养物资循环体系( 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,合理施用有机肥等)。 ③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物(基因工程品种不是自然产生的品种 ,违背自然规律)。 ④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来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(如多样化种植,轮作,保护天敌等 )。 ⑤根据动物天然习性进行养殖,以农场自产饲料为主(要求善待牲畜,****牲畜健康生活,满足动物的福利需要 )。 ⑥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、化肥和易溶性矿物质肥料(易溶性矿物肥料容易造成养分流失,污染地下和地表水) 。 ⑦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含有化学合成药物(如抗生素)的饲料。 ⑧保护********性自然资源(土壤 、矿物性资源与能源)。 ⑨生产充足的高品质食品。
理解了以上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,**能很好的理 解有机认证标准,也可使生产者从被动遵守转为主动接受。
有机生产基地建设的科学性是从提高系统综合生产力和经 济效益的角度加以提倡的。生态农业在我国经过20年的发展,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,全国已有1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县,而且有许多非 常成功的生态村、生态农场,形成了众多的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生态农业模式,生态系统的整体、协调、循环、再生的原理得到充 分的应用,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。而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学,它们的主要区别只有对外界 物资的投入上要求不一样。 因此,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****可以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进行,将生态农业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应 用于有机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中,这样,**可大大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,同时,也可提高其生产力与经济效益。
二. 生产与市场开拓相结合。
有机食品作为安全、****、健康的环保产品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,有机产品****也普遍高于常规品种30%~50%,甚至翻几倍, 但高****的实现要以市场接受为前提。因此,在基地建设过程中,要同时考虑市场开拓问题,这正是很多生产基地面临的难题。目前 ,有机生产通常有两种情况:一是一些贸易公司、加工龙头企业持有有机食品的出口订单,再组织农户或农场进行生产;二是政府鼓 励农民或农场****行有机生产转换,再寻找市场。前者不存在眼前的市场问题,也是很多生产基地所期待的生产组织方式,而后者则 经常具有盲目性。因此,有机生产基地建设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,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,做好产品的营销策划(如选择 出口、主供国内大都市市场或基地周边的当地市场、直销或家庭配送等方式),否则很容易遭受挫败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尽管我国有 机产品仍然以国际市场为主,但国内市场也已经启动,并处于较快的发展时期,北京、上海、南京等地的超市、专卖店已在销售蔬菜 、茶叶、大米等类别的有机食品,销售量、需求量在快速增加,因此,国内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周边市场不可忽视。
三. 经济、环境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。
实现经济、环境、社会三大效益是各种可持续农业方式 的共同目标。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,生产、管理人员要有实现三大效益的主观意识。
环境效益,包括对基地的 绿化美化、建造丰富多彩的田园景观,保护****生物和生物多样性,保护土地和水资源,尽量减少裸地,避免水土流失,减少面源污 染等。而且,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,是消费者愿意花高价购买有机食品、以激励农民从事有机生产的原因之一。
经济 效益是有机生产极为重要的目标,一方面要通过种养结合、循环再生、多层利用的农业生态工程方式来降低生产和成本、提高基地的 整体生产力。另外一方面,通过较高的****回报来实现高的经济效益,高****是有机农业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。
社 会效益包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****、安全、健康的产品,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**业机会,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,强调社会的公正性等。
在三大效益中,经济效益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动力因素,但环境效益、社会效益又是经济效益的 基础,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在有机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,要加强基地的宣传,有意识地实现三大效益,并使它们都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。 |